<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发布时间:2023-03-08 11:10:20  |  来源:光明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月博
        分享到:

        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_光明网

        【圆桌对话】

        嘉宾

        黄群慧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伊彤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

        杨德才委员(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

        主持人:光明日报记者刘坤黄小异李苑

        中国经济,时刻牵动世界目光。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21万亿元,10年增加近70万亿元、年均增长6.2%……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号”经济巨轮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呈现新气象、取得新成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发力?我们特邀代表委员展开探讨。

        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2月16日,工人在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的某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车间忙碌。新华社发

        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持人:新时代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10年。具体而言,成就与变革体现在哪些方面?

        黄群慧:新时代10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提出并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产业发展协同性、区域发展协调性、城乡发展协调性都得到进一步提升。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广泛深入贯彻,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发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局面。高度重视共享发展理念,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总体上看,我国经济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杨德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显着增强。一方面,我国不断加大教育科技投入,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另一方面,科技成果加速产业化,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方式加速从要素投入拉动转向创新驱动。

        伊彤: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比如,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3.09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从1.91%提升到2.55%;基础研究投入从2012年的499亿元提高到约1951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比重由4.8%提升至6.3%;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在高质量发展航道上破浪前行

        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金沙江干流河段上的白鹤滩水电站(2022年11月5日摄)。新华社发

        机遇和挑战并存

        主持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看待我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杨德才: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一方面,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36883元,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全社会的消费正处在升级提质的关键期,超大规模市场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创新创业创造蔚然成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正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此外,我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局面正在形成,经济增长动力充沛。

        伊彤:我国经过新时代10年的创新发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也要看到,近几年,国际局势纷繁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相互叠加,给未来发展带来的挑战不容忽视。

        黄群慧:从机遇看,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形成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我国是制造业第一大国,经济具有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空间大的基本特征。从现实看,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有待深化。从外部挑战看,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这些都需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

        主持人: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国应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黄群慧: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要着力破除制约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统筹好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努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尤其要在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上下功夫。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伊彤:我们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把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作为当务之急,尽快改变关键领域受制于人的局面,通过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加强系统布局,形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大合力。加强基础研究,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并重,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营造良好创新生态和文化氛围,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杨德才: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通过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让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打造新兴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同时,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过去五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从2.1%提高到2.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

        过去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8.1%、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4.1%。

        2022年,城镇新增就业1206万人,年末城镇调查失业率降到5.5%。

        2022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7.7%。

        数据来源: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网官方微信